何为规矩?《吕氏春秋·自知》中这样回答,“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孟子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韩愈在《荐士》一诗中写到,“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所以“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便成了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讲规矩了,为民服务便更贴心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就显著提高了。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实,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为人处世能不能讲规矩,是一种约束和准则,也是一种责任和境界,更是党性强不强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规矩意识,时刻谨记“规矩”二字,处处坚持按规矩办事、以规矩服人,做恪守原则的“规矩人”,才能守住为官“生命线”。
定位要规矩,要清楚“我是谁”。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自勉,“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以此来提醒自己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当好人民的好公仆。如果党员干部定位不规矩,“官本位”思想严重,在人民群众面前总是一副高高在上、趾高气昂的样子,便会严重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人民群众面前,党员干部就是公仆,就是学生。只有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稳固群众根基;只有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急,归根结底,就是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处。党员干部必须找准定位,规规矩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竭尽所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决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办事要规矩,要知道“为了谁”。党员干部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必须依法、合规、按章,要深知“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要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牢记手中的权力凝聚着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对权力“思知足以自戒”、对钱财“思知足以自戒”、对名利“思知足以自戒”。要不汲汲于功名、不惜惜于富贵,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
按规矩办事对党员干部而言,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关爱和保护。习惯拿规矩说话办事,一个人做官就不会有危险,干事就不会不干净,做人就不会不健康。身为党员干部,做事就必须要懂得规矩,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事事严格要求,做到标准不走样,程序不删减,法纪不违规,这样才能当好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
做人要规矩,要明白“依靠谁”。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我们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得以取得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洪水肆虐、受灾严重,我们党立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高度精准施策,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做到稳定民心、汇聚民力、汲取民智,才最终打赢防汛抗洪的人民战争。新中国71年的伟大奇迹,正是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靠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创造出来的。
规矩做人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素质表现,更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党员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时,要保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规矩心态。要始终把服务意识放在心间,不摆架子,不自以为是,不讲亲疏,不论贵贱,平等相待,坦诚相见,为人民群众提供最贴心、最优质的服务。
党员干部只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讲规矩,以“规”格物,以“矩”修身,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规矩人”。(萧县丁里镇 欧孔明)